名醫記事丨櫻井裕幸教授的627幅手術記錄
少年時代的親身經歷
高三的某日,我正坐電車上學,突然感到胸口發悶無法呼吸。意識模糊間,我倒在了車廂內,被直接送進了醫院。住院時,我的身上被插上了各種管子,人幾乎被固定在了病床上。我住的還是多人病房,見到各種各樣的患者,有大聲喊疼的,還有呼吸都看起來很痛苦的人。
在我平時生活的世界里,大家似乎都在悠閑自在地生活著。這次的經歷,讓我知道了在醫院里有如此多痛苦的人,于是我開始致力于成為一名醫生。我選擇并成功考入山梨醫科大學(現統一為山梨大學)醫學部,從此專心鉆研外科至今。
為了熟練掌握外科技術
從山梨醫科大學畢業之后,我直接進入了大學醫院外科。但是當時山梨縣的人口較少,達不到足夠的手術例數以積累經驗。想要成為優秀的外科醫生,就必須多多進行練習,讓自己熟練掌握技術。
正在那么想的時候,我聽了佐久綜合醫院老師在某次學會上的演講會之后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在那里我看到了精練的食道癌手術,以及術后患者狀態的影像記錄。當時一般的食道癌患者,都會在術后一周左右接著人工呼吸器,研修醫在旁24小時待機,時刻管理患者的身體狀態。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在那個錄像里,接受食道癌手術的患者,第二天就摘除了人工呼吸器,在ICU的床上看報紙。難以置信,這種事情真的能做得到嗎?
在那次演講會上受到震撼的我,深深覺得有必要在那里接受研修。于是我直接去了長野縣,在佐久綜合醫院作為研修醫學習。剛開始研修的時候,親眼看到手術后第二天早上在床頭看報紙的患者之后,我確信來對地方了!
佐久綜合醫院的老師們,來自國立癌癥中心(現?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比較多,老師們也都鼓勵我去那里積累經驗。為了能更加接近前輩們的技術水平,我去了國立癌癥中心作為常駐研修醫開始工作。
做了3年的常駐研修醫,2年的主任研修醫,我在國立癌癥中心的5年時間里進行了627次手術。可以說那段時期積累的經驗,才真正成就了現在的我。
在這段時期里,我將所有這627手術都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沒有一次遺漏。這是我自己想出的學習方法之一。在挑戰有難度的手術時,我都是會去參考過去的記錄。因為這些是我自己親自看到并進行治療的案例,比教科書上寫的東西對我來說更有具體的印象,能夠更快地吸收。
實際的手術記錄①(繪制:櫻井裕幸老師)
被大量出血嚇呆
在國立癌癥中心時期,有1位令我難以忘記的患者。
那次是我為患者進行手術,在手術中引起了大出血。那次的手術內容是對肺癌進行右肺上葉切除術。患者的右上葉有一個大腫瘤。開始時,我嘗試剝離上行肺動脈后再行肺實質切除,然后進行上肺動脈干的剝離。但是在準備剝離血管的瞬間,血管突然從根部斷裂,導致了大出血。
肺部的血管受到微小的損傷就會產生大出血。極其突然的事態,使我大腦一片空白,那一瞬間呆滯在了手術臺前。數十年后的今天,那次手術的場面依然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那位患者雖然大出血,但得以及時控制并手術成功)手術結束后,我首先就拿筆將手術記錄描繪下來。我沒有跳過這次的出血事故,因為需要記錄出血原因,對策以及自己的想法,作為今后的反省。
發生大出血手術的實際記錄(繪制:櫻井裕幸老師)
其實我可以不記錄出血這件事情。但是,如果不記錄實情,今后就有可能重蹈覆轍。在發生事故時,更應該謙虛地審視自己的做法,考慮原因和對策。絕不犯第二次同樣的錯,我認為對于醫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培養后輩醫師,將所有的知識傳承下去
那之后的日子里,我也在國立癌癥研究中心以及濟生會中央醫院實施了許多起肺癌手術。從某個時期開始,我越來越想致力于培養后輩的教育上。
人老了之后手法和技術都會退步,這是無法避免的。我認為:今后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將自己的經驗教授給后輩,培養可靠的外科醫師。
如果是要培養后輩的話,綜合醫院或者大學醫院會更需要各個科室部門之間聯動,比起國立癌癥中心等專科醫院,我覺得前者會更合適。深思熟慮后,我決定去更加重視研究和教育的大學醫院。我通過公募在日本大學醫學部呼吸器外科學分野作為主任教授上任,一直到現在,傾盡全力于后輩的培養上。
我在培養后輩上最注重的一件事,就是在任何一處教育上都做到盡善盡美。比如我自己的后輩,我會教他們記錄手術內容的重要意義,也會讓他們繪制實際的手術記錄,然后我會親自對所有的記錄進行確認。
另外,手術室里我也會站在后輩醫師的旁邊,告訴他們每個技術點,有什么樣的意義,并且從中可以得到怎樣的重點經驗。把我的切身經驗教授給他們,讓他們今后可以活用這些經驗。
627張手術記錄是寶貝
我擔任國立癌癥中心住院醫師時代的實施的627件手術,繪制的627冊記錄,現在依舊保存在自家的紙箱里。令人激動的是,這些繪畫有時候被一些醫療設施的電子病歷表所采用,有時候被刊登于肺癌處理規范之中等,我的繪畫最近有很多被展示于眾。
現在我也會偶爾打開自家的紙箱,翻看自己年輕時代所繪制的資料。這一張張的繪畫記錄里,滿載了當時的反省與感想,手術成功后的總結和喜悅。看到這些,當時的記憶會瞬間復蘇。
但是,我并沒有想讓后輩醫師全盤接收我的想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2個人接受過完全同樣的教育,今后他們也會從別的醫師那里受到和我不一樣的指導。這其實是好事。我非常希望他們能聽取更多前輩醫師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醫療觀念,用自己的手去開拓和發展。
如果我的后輩能吸收我經驗的一部分,并且能夠對這些技術進行變革,那對我來說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事了。
實際的手術記錄②③(繪制:櫻井裕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