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篩查
日本就醫網
2022-03-14 10:36:52發布
面對任何癌癥,早發現、早治療、早治愈是最佳選擇。因此,從挽救生命來看,預防和篩查比治療更重要。肺癌也不例外。1期肺癌和4期肺癌的生存率差異巨大,因此篩查價值非常大。
說到肺癌篩查,第一個問題是:誰應該篩查?
目前只推薦“高危人群篩查”。誰是高危人群呢?中國和美國的指南定義差不太多。
中國定義的是:
1.年齡50~75歲。
2.至少有以下一項危險因素:
(1)吸煙≥20包/年(每天吸煙包數×吸煙年數≥20)。比如每天吸兩包煙,超過10年,或者每天一包煙,超過20年,這都是20包/年。注意,這其中也包括曾經吸煙,但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
(2)被動吸煙者。
(3)職業上接觸各種致癌因素(比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4)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大家可以根據這些條件,來判斷自己是否屬于高危人群,是否需要篩查。
如果不是這樣的高危人群,比如不吸煙的30歲小伙子,目前是不推薦做篩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兩個:第一,在非高危人群里,篩查的假陽性率會特別高,可能99%篩查出問題的人其實都沒事,這會給大眾帶來不必要的恐慌。第二,有些篩查手段對身體有微小傷害,因此如非必須,就最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