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診斷肺癌時需要做基因檢測?
日本就醫網
2022-03-03 09:46:58發布
在診斷肺癌時,醫生通常會安排對患者的腫瘤組織標本或血液標本進行有選擇性的基因檢測,這是非常必要的。
以往,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患者的病理類型,但在給予患者進行化療或靶向治療后發現,不同的患者的治療效果存在顯著的差異性。近年來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同一種病理類型,在不同的患者間,基因表達和突變狀態也差異明顯,而這些不同的基因表達和突變狀態,則決定了患者對化療、靶向治療等治療方案的敏感性。
目前,推薦在臨床上開展的肺癌基因檢測對象主要為肺癌驅動基因、藥物敏感性或耐藥性基因、藥物毒性基因等。例如,在存在EGFR第19外顯子缺失突變的患者人群中,約85%的患者對靶向治療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是敏感的,推薦使用靶向藥物;在存在EGFR第21外顯子點突變的患者人群中,約60%的患者對TKI是敏感的,也推薦使用靶向藥物;但在存在K-RAS基因突變的患者人群中,患者對化療和TKI的敏感性要遠低于不存在K-RAS基因突變的患者人群,應慎重進行積極的化療或靶向治療;當ERCC1基因表達水平較高時,肺癌患者對化療常用的鉑類藥物的敏感性較低,可以避免使用鉑類藥物;在存在EML4-ALK融合基因或ROS1基因重排的患者中,新的肺癌靶向藥物克唑替尼會具有相對良好的療效等。
通過檢測每位患者相對詳細的“基因表達譜”,可以為每位患者“量身定做”最佳的治療方案,使用有效、低毒的方案,避免使用無效或毒性較大的方案。
上一篇
全身PET-CT掃描是什么樣的檢查?
?PET,即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是利用FDG(氟代脫氧葡萄糖)模擬葡萄糖進入細胞,進行初步的糖代謝,觀察癌癥細胞攝取、消耗額外葡萄糖的......
下一篇
什么是“上腔靜脈綜合征”,危害大嗎?
?少數患者在被診斷為肺癌的同時,亦被診斷為上腔靜脈綜合征,這一綜合征常常由某些類型的肺癌,如小細胞肺癌、肺腺癌等引起。上腔靜脈收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