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臨床特點及評估
(一)臨床特點
消化不良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是胃部不適的總稱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和性別 , 每個患者的主訴都有不同的內涵。 研究顯示,99% 的消化不良患者有 2 個癥狀 , 80% 有 5個以上的癥狀。 消化不良除有餐后飽脹、早飽感、上腹部疼痛或燒灼感癥狀 以外,還具有下列一個或幾個癥狀:腹脹、厭食、暖氣、呃逆、胃灼熱、反胃、反酸、惡心、嘔吐。 有研究中心報道,在 640 例消化不良患者中 , 中重度消化不良癥狀多表現為上腹痛、腹脹、早飽感 , 且中重度消化不良患者多合并3- 5種癥狀。 Tack等人比較了三項研究中調查荷蘭、中國臺灣、比利時消化不良癥狀的表現比例,表現的特定癥狀有上腹痛、腹脹。 根據最新的癥狀學研究, 60%存在腹痛 , 70%~80% 的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腹脹,上腹痛和腹脹是消化不良中的最常見和程度最嚴重的癥狀。治療上緩解腹痛對于提高療效至關重要。
(二)評估
消化不良嚴重程度評估量表(moclified severity of dyspepsia assessment, SODA )是一個國際上公認能夠量化地評定消化不良癥狀嚴重程度和疾病相關生前質量的問卷,其可信度 Cronhach-α系數為0.90~0.97 , 有效性為 0.87~0.98。 SODA 評分系統優點在于:第一段設置了較大的分數權重用于評估 主要癥狀的嚴重程度;第二段評價其他消化不良癥 狀;第三段評估疾病相關生活質量;使得 SODA 成為目前敏感性最高的消化不良量表, 即使輕微的癥狀政變也可以從評分上反映出來。 Karon F 等人在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中評估了 SODA 量表的價值,表 5-4-2 結果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可行性,能夠可靠地用于消化不良癥狀的定盤評估。 治療前和治療后分別進行消化不良嚴重程度評估,定量評估患者治療療效及生活滿意度。
小結
惡液質患者常伴有各種消化道癥候群 ,其中消化不良不易引起重視。 消化不良是指一組表現為餐后飽脹、早飽感、上腹部疼痛或燒灼感的癥候群, 可伴食欲缺乏、曖氣、惡心或嘔吐等。對惡液質患 者進行消化不良的管理,評估患者消化不良的嚴重 程度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早期干預,改善患者進食情況,促進患者食欲,增加體重可改善惡液質患 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