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
日本就醫網
2022-05-13 12:59:57發布
(一)溶血性黃疸
一般黃疸為輕度,呈淺檸檬色,不伴皮膚瘙癢,其他癥狀主要為原發病的表現。急性溶血時可有發熱、頭痛及全身不適,皮膚黏膜明顯蒼白,可伴脾大。血清總膽紅素升高,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尿中尿膽原增加,但無膽紅素。急性溶血性黃疸尿中有血紅蛋白排出,有血紅蛋白尿,呈醬油色。慢性溶血尿中含鐵血紅素增加,糞膽原隨之增加,糞色加深。血液檢查除貧血外尚有網織紅細胞增加、骨髓紅細胞系列增生旺盛等。
(二)肝細胞性黃疸
皮膚、黏膜淺黃至深黃色,可伴有輕度皮膚瘙癢,其他為肝臟原發病的表現,如疲乏、食欲減退,肝掌、蜘蛛痣,嚴重者可有出血傾向、腹腔積液、昏迷等。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其中結合膽紅素與非 結合膽紅素均升高,以結合型膽紅素升高為主,但 結合膽紅素占總膽紅素的比例往往<60%。尿中膽紅素陽性,而尿膽原可因肝功能障礙對尿膽原處理能力下降而增高。疾病高峰期,因肝內膽汁淤積也可使尿膽原及糞膽原減少或缺如。4.常伴有肝功能減退的檢查異常。血清轉氨酶、腺昔脫氨酶明顯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三)膽汁淤積性黃疸
皮膚呈暗黃色,完全阻塞者顏色更深,甚至呈黃綠色,并有皮膚瘙癢。瘙癢長期以來認為與膽汁酸沉積于皮膚有關。新近研究認為可能與內啡肽有關,并能被阿片受體拮抗劑緩解。血清總膽紅素升高,以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結合膽紅素占總膽紅素的比例往往>60%。尿色深,糞便顏色變淺或呈白陶土色,尿膽紅素試驗陽性,因腸肝循環途徑被阻斷,故尿膽原及糞膽素減少或缺如。血清堿性磷酸酶、谷氨酰轉肽酶、總膽固醇及脂蛋白增高。
上一篇
黃疸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黃疸是腫瘤惡液質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黃疸是由于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以及一些內臟器官和體液等黃......
下一篇
黃疸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腫瘤惡液質所致黃疸的鑒別診斷應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檢查進行綜合分析。(一)病史首先應注意詢問腫瘤相關病史,此外,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