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性黃疸的治療
日本就醫網
2022-06-08 13:34:04發布
對于惡性腫瘤所致肝細胞性黃疸,如彌漫性肝癌、肝臟轉移癌,可根據病情選擇手術切除、介入、化療、放療等控制病情發展。另外,對治療或治療藥物引起的肝細胞性黃疸,如病情允許,應及時停止治療或減少藥物用量。
(二)改善肝功能藥物
此類藥物通過恢復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代謝、分泌和排泄等途徑減退黃疸。另外,肝功能改善后,血清白蛋白合成增加,其與血清非結合膽紅素合成增加,可促進后者及時轉運到肝細胞中進行代謝。
1.甘草酸制劑,如甘草酸單銨和甘草酸二胺, 具有類激素樣作用和免疫調節作用,有較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免疫調節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是臨床最常用的保護肝臟藥物。
2.一些藥物通過促進肝細胞代謝而改善肝功能。如門冬氨酸鉀鎂可促進三羧酸循環和鳥氨酸循環。肌苷能增強輔酶A和丙酮酸氧化酶等多種酶的活性,促進肝細胞能量代謝與蛋白質合成。
3.腺苷蛋氨酸可以增強肝細胞膜的流動性與跨膜轉運系統活性,提高Na+-K+-ATP酶的活性,增強膽汁的流動性,從而有利于肝細胞攝取和分泌膽紅素。另外腺苷蛋氨酸還可通過轉硫基,合成內源性解毒化合物,利于肝細胞解毒。
4.還原型谷胱甘肽可以促進超氧化物歧化酶合成,抑制或減少自由基產生,保護肝細胞線粒體結構,對抗多種原因引起的肝損傷。
(三)中藥退黃
中醫認為黃疸的發生是由于濕熱疫毒侵犯中焦脾胃,損傷肝膽,導致膽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膚而致身目發黃,因此多以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為主要治療方法,兼顧活血、化瘀。某些中藥如茵梔黃、清開靈注射液、苦參或苦黃等藥物均有一定的退黃作用,可酌情使用。
上一篇
溶血性黃疸的治療
?惡液質相關黃疸應先針對病因治療,只有當病因消除后,黃疸才能減輕或消退。同時應積極利膽退黃治療,盡可能改善患者全身狀況,減輕患者痛苦......
下一篇
膽汁淤積性黃疸的治療
?(―)針對病因的治療對病因明確的膽汁淤積,如有可能均應力爭根治或控制基礎疾病。腫瘤引起的膽汁淤積性黃疸多是肝外膽道梗阻所致,單純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