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干預
日本就醫網
2022-06-08 15:44:55發布
目前臨床上對于疲勞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可能的病因來用藥,針對腫瘤的探討稍多,大體上分為以下幾類:造血生長因子、中樞興奮劑、膽堿酯酶抑制劑、抗腫瘤壞死因子-α抗體、抗抑郁藥以及孕激素類固醇。但有比較確切的臨床證據的只有促紅細胞生成素(造血生長因子)、利他林(哌甲酯,中樞興奮劑)。
1.促紅細胞生成素一些臨床試驗表明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治療CRF有益,其可以減少輸血次數,減輕CRF水平,大大提高了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指南亦支持此結論。
2.中樞興奮劑對腫瘤患者進行姑息治療最常用的中樞興奮劑是利他林,是一種半度期為2小時的類似安非他命的中樞興奮劑,起效迅速,可以減輕阿片類藥物引起的嗜睡,提高認知功能,從而改善CRF。
3.其他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3受體拮抗劑如昂丹司瓊和格拉司瓊可能緩解存在嘔吐癥狀的患者的疲勞。輸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可改善肌肉力量和一部分生活質量例如疲勞。服用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可緩解一定癥狀。某些防止骨骼肌丟失如抗代謝藥物可能改善疲勞癥狀。沙利度胺聯合左旋肉堿聯合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營養支持聯合孕酮可改善惡液質相關癥狀。人源化白介素(interleukin-6,IL)-6單克隆抗體可緩解疲勞。
小結
歐洲工作組通過25個國家參與的調查研究,指出以下方面限制當前對惡液質患者的規范診治:
缺乏用于臨床的以癥狀學為基礎的干預指南;缺乏病理生理機制的基礎研究;③缺乏一種國際共識的評價與分類方法的方法學;④其他,包括經濟、政策、環境、文化等。所以,對于惡液質,乃至推廣至臨終患者的關懷問題,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大型衛生機構要率先指導姑息治療應用,將臨終關懷推廣為國際范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