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應用脂肪乳的意義
必需脂肪酸在體內不能合成,因此在靜脈營養時必需脂肪酸的供給不可缺少。若實施無脂肪供給靜脈營養,大約3周時間便可出現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同時可見血清脂肪酸的構成變化。因此在腫瘤患者補液中要添加必需脂肪酸。
對于腫瘤患者來說,糖類作為能量來源出現利用障礙,但脂肪的利用卻保持正常,同時脂肪組織分解和氧化加快。因此,在營養管理中,推薦提高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由于脂肪1g可提供9kcal能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1g產熱4kcal)作為能量來源效率更高。同時增加脂肪供給比例,減少碳水化合物供給,對于靜脈營養管理時控制血糖值是有利的。此外,脂肪的呼吸商比葡萄糖低,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這樣可減輕呼吸肌的負擔。
適當的補給脂肪酸能調節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既往由于臨床使用以大豆油為原料制作的脂肪制劑,其主要成分為ω-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引起的各種副作用已受關注。過量的脂肪乳會引起脂肪肝的發生,炎癥反應增強和免疫功能降低。
脂肪酸形式的脂肪不能經靜脈輸注。脂肪乳劑是腸外營養應用中的一種靜脈制劑,脂肪乳主要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的碳原子來提供人體必需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磷脂,可維持細胞膜完整性和人體脂肪組織的恒定。具有能量密度高、富含必需脂肪酸、等滲、不從尿液排泄、對靜脈壁刺激小、可經外周靜脈輸入、無高滲性利尿作用等優點。靜脈內輸注的人工脂肪微粒通過高密度脂蛋白來源的載脂蛋白運輸并經水解釋放脂肪酸。人工脂肪微粒被水解后,載脂蛋白又重新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再次參與脂肪微粒的轉運。脂肪乳劑的輸注速度過快,而載脂蛋白供給不足,將會導致脂肪顆粒在血中停留,出現高脂血癥。因此在輸注脂肪乳劑時要注意速度,甘油三酯的輸注速度上限0.lg/(kg·h)。因此,在給予腫瘤患者輸注脂肪乳劑時,必須注意量和速度。此外,脂肪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的載體, 輸入脂肪乳劑有利于人體吸收利用維生素A、D、E、K,并可減少其氧化。但其不能直接輸人體靜脈, 因會產生栓塞甚至會導致死亡。為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應保證脂肪乳劑配制和輸注過程的規范操作,避免應用劑量過大或輸注速度過快。
脂肪乳劑還能對患者進行免疫調節。免疫營養是需要添加特殊的營養素后進行免疫調理。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免疫營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除了能為患者提供能量以外,還能夠調節免疫應答。惡性腫瘤患者常常出現營養不良和免疫低下, 晚期患者較多出現惡液質和T細胞的減少。加強營養和提高免疫力是腫瘤患者后期治療中必不可少的。有研究顯示,在乳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惡性腫瘤患者的流行病研究中,攝入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腫瘤的生長。
脂肪乳有長鏈甘油三酯、中鏈甘油三酯、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結構型脂肪酸,按濃度分為:10%、20%、30%;按劑型可分為:500ml、250ml、100ml。
腫瘤患者中脂肪乳劑應用目前沒有臨床應用指南。有關脂肪對機體影響的基礎研究雖然已有報道,但明確的治療方法和新型脂肪乳劑在腫瘤惡液質中應用,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