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惡液質(zhì)的治療——早期多學科干預
進展階段的惡液質(zhì)(不應性惡液質(zhì))很難治療1, 2,應該盡早診斷,并在惡液質(zhì)的早期著手干預治療。
癌癥的惡液質(zhì)以全身型炎癥為背景,復雜原因相關,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骨骼肌減少、肝臟、脂肪組織代謝變化等(圖10)。因此癌癥惡液質(zhì)的治療除了藥物療法,還需要營養(yǎng)療法、運動療法、以及心理、社會的干預3,4。
然而,針對癌癥惡病質(zhì)患者的藥物治療和運動療法的臨床試驗中,脫落者較多,患者依從性低,治療本身也可能成為他們的負擔5, 6。癌癥患者的老齡化、治療方法的多樣化在側(cè)面增加了癌癥患者的身心負擔,維繼治療均比較困難。
因此,癌癥惡液質(zhì)的治療應該以照患者的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的基礎,選擇可持續(xù)治療的方法。
圖10:為什么需要多學科干預?因為癌癥惡液質(zhì)關聯(lián)多器官、多病因
多器官、多因素與癌癥惡液質(zhì)的病態(tài)相關,治療時要求多學科干預。
引用編輯Arends J, et al. Clin Nutr. 2017; 36(5):1187-1196.
References:
1. Aapro M, et al. Ann Oncol. 2014; 25(8):1492-1499.
2. Blauwho?-Buskermolen S, et al. Ann Oncol. 2014; 25(8): 1668- 1669.
3. Borg JJ, et al.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 2015; 9(4): 333-345.
4. Fearon K, 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13; 10(2): 90-99.
5. Yennurajalingam S, et al. J Palliat Med. 2012; 15(10): 1059-1064.
6. Baldwin C, et al. J Hum Nutr Diet. 2011; 24(5): 431-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