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液質最新診斷標準是什么
惡液質最新診斷標準是什么?癌癥惡液質的發生可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負擔,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癌癥惡液質被定義為一種多因素的,不能通過常規的營養支持治療完全逆轉的,肌肉含量進行性下降(伴或不伴脂肪的丟失),功能損害持續進展的綜合征。
癌癥惡液質分為正常期、惡液質前期、惡液質期及惡液質難治期。
正常期是指體重無變化(±1kg)或體重增加;惡液質前期是指6個月內體重丟失≤5%,并伴有厭食和代謝變化;惡液質期是指在6個月內,體重丟失>5%,BMI<20,并伴有厭食和代謝變化,少肌癥或某些本身肌肉比重小的患者,當體重丟失>2%時便可考慮發生惡液質。
最為頭疼的是惡液質難治期,分期標準為體重丟失>15%,BMI<23,這個時期腫瘤已進展致分解代謝活躍,抗癌無效,PS評分低,預計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
除“八國共識”外,還有其他分期或分級標準,比如CASCO評分,它包括體重下降與組分、炎癥/代謝/免疫抑制、體能狀態、厭食及生活質量五個方面,根據分值界定為輕度(0-25分),中度(26-50分),重度(51-75分)及終末期(76-100分)。
腫瘤臨床治療不能忽略對于惡液質情況的監測,早發現早干預才有可能治愈,一旦到達難治期便回天乏力。
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以手術、放療、化療以及配合藥物治療為主,接受不同方式治療的患者,也應該對應進行一定的飲食調整。
手術后患者應該多吃高蛋白之品,如瘦肉、魚肉、雞蛋、牛奶、豆漿、豆腐、豆制品等,利于傷口的生長恢復。
化療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可少吃多餐。病人同時多伴有骨髓抑制,血象低,應該多吃紅棗、花生、枸杞子、菠菜、肝臟,或用黃芪、當歸燉腔骨、排骨、棒骨湯等,利于提升白細胞、血色素。
放療患者由于熱毒損傷,應該多吃清熱養陰解毒之品,減輕放療反應。如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患者放療時咽干、咽痛、吞咽困難的癥狀明顯,此時應該多吃新鮮蔬菜、百合、銀耳、梨、蘋果、西瓜等,并以菊花、金銀花、胖大海、麥冬、西洋參、生甘草等泡水代茶飲,有利于減輕癥狀。早晚用溫鹽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