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結直腸癌治療關于間質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期,在結直腸癌治療領域的間質細胞越來越受到世界范圍內科研和臨床醫生的關注。日本就醫網帶來日本滋賀醫科大學外科團隊的研究進展。
人們普遍認為癌組織周圍的環境是癌細胞浸潤和轉移的重要因子之一。纖維化是誘發癌癥的危險因子,但是在結直腸癌領域,還沒有完全解析結直腸癌以及轉移淋巴結纖維化的臨床意義。
日本滋賀醫科大學外科團隊收集了科室內2010年~2013年間實施過腫瘤切除手術的94名患者資料,這些患者同時發生淋巴結轉移。分析了原發腫瘤與轉移淋巴結的αSMA(α-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動蛋白)以及collagen(膠原蛋白)表達,臨床病理學因素和生存率,他們之間的關系。
對象患者平均年齡66歲,男性62.8%,TNM分期StageⅢ有66例,StageⅣ有28例。對比非轉移淋巴結和轉移淋巴結,轉移淋巴結中平滑肌肌動蛋白和膠原蛋白雙雙高表達,并在轉移淋巴結中確認了較強的纖維化(Collagen:轉移淋巴結28.5%,非轉移淋巴結2.1%,P<0.01;αSMA:轉移淋巴結29.5%,非轉移淋巴結1.7%,P<0.01)。此外,轉移性淋巴結中的Collagen與αSMA相關(個體相關系數0.603)。轉移淋巴結中αSMA高表達群(40名)比地表達群(54名)全生存期更低(P=0.001)。用Cox回歸分析進行多變量解析后發現,αSMA表達可以作為發生淋巴結轉移的全生存期預后預測因子(HR1.53;P=0.034)。免疫染色顯示轉移淋巴結間質的Podoplanin(淋巴內皮特異標志物)和αSMA都是陽性,同時發現Vimentin、CD73、PDGFRA均顯示陽性。
研究團隊得出結論,結直腸癌的轉移淋巴結間質纖維化是預后不良的因素。另外推測轉移淋巴結中的間質細胞可能就是成纖維網狀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