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值與飲食和遺傳——痛風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來自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Tanya J Major及其同事使用橫斷面數據進行了一項分析,該數據檢測了美國人沒有痛風的血清尿酸水平與飲食之間的關系。結論顯示,飲食影響血清尿酸水平,但是,飲食對血清尿酸水平的影響程度遠小于遺傳因素。,結果于2018年10月10日發布在BMJ的電子版中。日本就醫網咨詢東京大學附屬醫院也得到相同的說法。東京大學層為此進行過大型靈長類動物試驗。日本醫學界普遍認為食品和自身內分泌代謝分別對尿酸水平的影響比為1:6。
血尿酸水平由尿酸產生和排泄之間的平衡決定。這種平衡受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家庭和雙胞胎的研究表明,血清尿酸的變動因素中有25%至60%通過遺傳因素來解釋。 甚至在針對一般人群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中,已經表明25%至40%的數值變動受普通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控制。 因此,60-75%的血清尿酸水平變動應該通過除已知的SNPs之外的遺傳因素,以及飲食和環境暴露來解釋。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飲食是痛風發作的風險因素。紅肉,貝類和甲殼類,酒精飲料,甜飲料和西紅柿與尿酸水平升高有關,低脂牛奶和咖啡與血清尿酸水平降低有關。認為地中海飲食和DASH飲食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并降低痛風的風險。同時,全基因組分析已經明確血尿酸上升與消費咖啡和酒精飲料對基因的影響有關。 因此,研究者們采用定量方法,研究各種食物對血清尿酸水平的影響,并試圖量化SNP和飲食對血清尿酸水平變化影響的相對大小。
研究對象選自美國的五項研究,對研究對象的飲食進行了調查,并且進行了基因測試。 1987-89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1985年成人冠狀動脈風險發展(CARDIA)研究,1989-90心血管心臟(CHS)研究,2002-05 Framingham Heart(FHS) 1988-91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 III)研究。 然而,NHANES III未包括在遺傳分析中,因為它只有表型數據而沒有基因型數據。
從這些研究對象中,選擇歐洲移民作為祖先的人,同時研究了他們的多變量因素(年齡,性別,BMI,每日能量攝入量,教育背景,運動量,吸煙習慣,絕經時間)。研究對象排除了未接受受全基因組分析的,未滿18歲的,本身患有腎病或痛風的,以及使用降尿酸藥物和利尿劑的人群。還排除那些沒有完成食物攝入頻率調查的人,平均每日能量攝入量低于600千卡的人和那些超過4200千卡的人。
每項研究中都對食物攝入頻率調查進行記錄,并把每周飲食量轉化為單位數據。視頻包括63種,并對每個隊列進行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通過薈萃分析整合的效應大小是根據每個隊列的數據評估當每種食物的攝入量食用一周時血清尿酸值將變化多少。 使用Bonferroni方法(63種0.05)對影響程度進行多重比較校正,當P值<7.94×10 -4時,確定食物顯著增加或減少尿酸值。
在63種食物何中,7種(啤酒,蒸餾酒,葡萄酒,馬鈴薯,雞肉,軟飲料,肉類[牛,豬,羊肉])提高尿酸值,8種食物(雞蛋、花生、不加溫的谷物、脫脂牛奶、奶酪、黑面包、人造黃油、非柑橘類水果)降低尿酸水平。
對尿酸升高影響最大的啤酒和蒸餾酒,每周攝入的血清尿酸增加量為1.38μmol/ L,,按天計算是0.16 mg / dL。在男女性別對照分析中,人造黃油消耗引起的尿酸水平降低在男性中并不顯著。而然在女性中,葡萄酒對尿酸水平的增加,以及非柑橘類水果、和蛋類對尿酸水平的降低并不顯著。
隨后,基于37種食物的攝取數據,計算健康飲食的得分。 當分析到健康飲食評分,Dash飲食評分,地中海飲食評分,數據驅動飲食評分(攝入非健康食品為高分)和血清尿酸值之間的關系后,結果顯示只有數據驅動飲食評分與尿酸水平正相關,而其他三項與尿酸水平呈逆相關。
研究者們分析了各種食物對血清尿酸水平波動范圍的貢獻程度,貢獻率最高的啤酒僅為0.99%,14種食物合計影響尿酸水平的貢獻率為3.28%。
另一方面,至今的研究顯示與尿酸水平相關的30個常見SNPs對血清尿酸水平波動范圍的影響幅度為8.7%。 進一步,基于全基因組基因型數據評估血清尿酸的遺傳因素影響程度為23.9%。 男性為23.8%,女性為40.3%。
基于這些分析結果,作者提出,在歐美非痛風人群中,健康的飲食習慣會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但相對于遺傳因素,飲食因素的影響時微乎其微的。該研究得到了新西蘭健康研究委員會的支持。
*文獻原標題《Evaluation of the diet wide contribution to serum urate levels: meta-analysis of population based cohorts》,概要刊載于BMJ電子版。